| 光伏认证工厂检查时,出现不少因工厂检查失败导致没有最终取得认证的情况,这极大地影响了光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故,我们特将光伏工厂检查的主要要求从《CQ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提取出来敬告贵厂,望贵厂在实施工厂检查前,对工厂质量能力要求进行自查,以避免工厂检查失败。 CQ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包括10个方面,即:职责与资源、文件与记录管理、关键部件与供应商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和生产设备管理、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测试设备及其功能检查、不合格品管理、内部质量审核、产品一致性和变更管理、产品包装贮存和运输。 CQC在进行工厂检查时,通过在工厂现场收集证据,以便判断工厂的质量控制是否满足CQ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工厂检查的方法包括查阅文件、质量记录、实时控制情况、一致性核对和现场目击测试,目击测试项目一般从例行检验项目中抽取,因此,工厂至少应配备完成例行检验测试项目的测试设备。例行检验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对100%的产品,即对每件产品均要进行的检验。。 工厂应特别关注以下内容: 1、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2、工厂应建立文件管理程序和记录管理程序; 3、工厂应编制申请认证产品的关键部件控制表格,对关键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材料、供应商名称、认证状态等进行管理; 
| 序号 | 部件名称 | 材料 | 型号规格 | 制造厂商 | 取得何种认证 |  
| 1.          | 变压器 |   |   |   |   |  
| 2.          | 控制板 |   |   |   |   |  
| 3.          | 功率器件 |   |   |   |   |  
| 4.          | 电源板(如有) |   |   |   |   |  
| 5.          | 开关器件 |   |   |   |   |  4、工厂应制定申请认证产品的关键部件的进货检验程序和关键部件的确认检验程序;并保留进货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记录; 5、工厂应定期对关键部件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留评价记录; 6、工厂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过程进行识别;需要进行参数控制的特殊过程,应有参数控制标准,并保留过程参数符合参数控制标准的实际记录; 7、工厂应根据实施规则的要求制定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例行检验针对生产线上的每件产品,确认检验从合格产品中抽样进行检验。程序中应包含测试条件、判定基准等。 7.1例行检验: 
|   |   |   | 使用测试设备 |  
| 逆变器 | GB/T19064-2003 | 设备外观、商标检查 | 目视 |  
| 文件资料 | 目视 |  
| 输出电压变化范围 | 功率计(电能质量分析仪) |  
| 输出频率 | 功率计(电能质量分析仪) |  
| 极性反接保护 | 万用表 |  
| 雷电保护 | 评估 |  
| 绝缘电阻 | 绝缘电阻测试仪 |  
| 绝缘强度 | 介质耐压测试仪(抗电强度测试仪) (6000V耐压) |  
| 输出安全性 | 标准试验指 |  
| 控制器 | 设备外观 | 目视 |  
| 文件资料 | 目视 |  
| 控制器调节点的设置 | 评估 |  
| 充满/断开型(HVD)和恢复功能 | 直流可调电源、万用表或示波器 |  
| 脉宽调制控制器(HVD) | 直流可调电源、万用表或示波器 |  
| 欠压断开(LVD)和恢复功能 | 直流可调电源、万用表或示波器 |  
| 空载损耗(静态电流) | 功率计 |  
| 控制器充、放电回路压降 | 功率计(电能质量分析仪) |  
| 负载短路保护 | 评估 |  
| 内部短路保护 | 评估 |  
| 反向放电保护 | 评估 |  
| 极性反接保护 | 评估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标志 | 目视 |  
| 设备外观 | 目视 |  
| 负载短路保护 | 评估 |  
| 内部短路保护 | 评估 |  
| 反向放电保护 | 评估 |  
| 极性反接保护 | 评估 |  
| 欠压保护 | 直流可调电源、万用表或示波器 |  
| 过电流保护 | 直流可调电源、万用表或示波器、功率计 |  
| 短路保护 | 评估 |  
| 极性反接保护 | 评估 |  
| 雷电保护 | 评估 |  
| 绝缘电阻 | 绝缘电阻测试仪 |  
| 绝缘强度 | 介质耐压测试仪(抗电强度测试仪) (6000V耐压) |    7.2 确认检验 
| 逆变器 | GB/19064-2003 | 输出电压波形失真 | 1次/年 |  
| 逆变器 | 效率 | 1次/年 |  
| 逆变器 | 噪声 | 1次/年 |  
| 逆变器 | 带载能力 | 1次/年 |  
| 逆变器 | 静态电流 | 1次/年 |  
| 逆变器 | 欠压保护 | 1次/季度 |  
| 逆变器 | 过电流保护 | 1次/季度 |  
| 逆变器 | 短路保护 | 1次/季度 |  
| 逆变器 | 极性反接保护 | 1次/季度 |  
| 逆变器 | 雷电保护 | 1次/季度 |  
| 逆变器 | 绝缘电阻 | 1次/季度 |  
| 逆变器 | 绝缘强度 | 1次/季度 |  
| 逆变器 | 输出安全性 | 1次/季度 |  
| 逆变器 | 低温工作 | 1次/年 |  
| 逆变器 | 高温工作 | 1次/年 |  
| 逆变器 | 恒定湿热 | 1次/年 |  
| 逆变器 | 振动 | 1次/年 |  
| 控制器 | GB/19064-2003 | 温度补偿 | 1次/年 |  
| 控制器 | 耐振动性能 | 1次/年 |  
| 控制器 | 雷电保护 | 1次/年 |  
| 控制器 | 耐冲击电压 | 1次/年 |  
| 控制器 | 耐冲击电流 | 1次/年 |  
| 控制器 | 低温工作 | 1次/年 |  
| 控制器 | 高温工作 | 1次/年 |  
| 控制器 | 恒定湿热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充满/断开型(HVD)和恢复功能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脉宽调制型控制器(HVD)(无特定恢复 点)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温度补偿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欠压断开(LVD)和恢复功能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空载损耗(静态电流)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控制器充、放电回路压降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耐冲击电压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耐冲击电流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输出频率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输出电压波形失真度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效率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噪声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带载能力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GB/19064-2003 | 静态电流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低温贮存试验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低温工作试验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高温贮存试验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高温工作试验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恒定湿热 | 1次/年 |  
| 控制逆变一体机 | 耐振动性能 | 1次/年 |    8、用于测试的仪器定期进行校准,校准结果应能追溯至国家基准,应保留测试仪器的校准证书,测试仪器的校准状态应能识别。应制定文件对测试仪器进行功能检查,以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9、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0、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保留最近一、二次内部质量审核的记录,顾客对质量的投诉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输入。 11、工厂应针对申请认证产品制定文件化的变更管理程序,第3条表格中的信息在变更前,须通过认证机构的批准。 12、若工厂出现下列情况,工厂检查将不能通过: a) 缺少关键生产设备; b) 质量管理体系系统性失效; c) 未对关键部件及其供应商进行管理; d) 出现关键部件与测试报告所在内容不一致; e) 关键过程出现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失控; f) 缺少例行检验设备; g) 现场目击测试未通过; h) 工厂检查出现不合格项,经整改仍未通过。   |